第1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书迷正在阅读:长耳朵兔子威利叔叔(共12册)、全娱乐圈都在求我奉献惊悚名场面、被天后女友分手後,我火爆娱乐圈、我在木叶开餐馆开局门前一条狗、我的世界:玄幻中就我会玩这游戏、木叶的新血脉家族、对对对,我的兵种是西游大师兄、此刻,我为人类守护神、末日降临:带着全家去求生、加彩礼?反手娶女神,成投资之神
军。几乎没有什麽人渴望战争。除了少数几个爱采用耸人听闻手法的作家以外,所有的人都希望欧洲和平。然而,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到来。在 1914 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 1914 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望(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在巴尔乾半岛上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两个敌对联盟: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立 ??“阳光下的地盘”历来的政治预言家,从黎塞留到梅特涅,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德国若实现统一将革新欧洲各民族的关系。1870 年以後,他们的预测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德国人实现了统一(或者几乎实现统一)以後,就着手进行工业革命。制造业、金融业、航运业、人口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起来了。例如,在钢产量方面,德国於 1865 年还低於法国,但到 1900 年,就超过了法英两国的总和。德国人认为,他们需要并且理应得到“阳光下的地盘”。①这暗示着要获得如英国那样公认的霸权。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作为 17 世纪以来现代欧洲的领路人,他们都对德国人的这样一个抱负不能认可。法国人对 1871 年德国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长期以来都怀着不满情绪。过去几年,英国人看到,德国的推销商已出现在他们的国外市场上,经常用压低价格或者使用卑劣的手法去推销其货物;他们看到,德国人作为争夺殖民地的对手已经在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