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皇帝的症结
大行之时。 孝庄想到当年阿巴亥的死,就忍不住毛骨悚然。 千万不能像她一样,被吞噬在皇权斗争的漩涡中! 也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福临的前程。 她决定放手一搏。 当时继承汗位呼声最响的有三位亲王,看似与皇位不沾边儿的福临,在她的布划之下,展开了鲜为人知的明争暗夺。 她与姑姑哲哲皇后策划的天衣无缝,使福临的继位,不动一兵一卒,而又名正言顺。 既避免了大清几代祖业在内争中毁於一旦,又安抚了当时权高位重的多尔衮。 这龙椅又怎是那麽好坐的? 摄政王多尔衮野心勃勃,年幼的顺治皇位飘摇欲坠。 面对这样的形势,年轻的太后告诉福临,一定要忍辱负重。 万事顺着多尔衮,皇位才能坐的长久。 这麽一忍便是十几年。 确实,他压抑的太久了! 这麽做确实是稳住了蠢蠢欲动的多尔衮。 然而他那股子雄心野志难保不时窜上来,肆意挥舞一番——从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他的要求日益触碰皇权的底线,他的野心在不断的膨胀。 年幼的皇帝,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无能为力,对多尔衮的恨意,就越是增长几分。 孝庄太后不是看不出福临一点点的变化,也不是不能理解,却实在不能轻易动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