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孝事两宫
书迷正在阅读:同时穿越:我於诸天铸就不朽之名、斗罗:武魂殿时代的云冥、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证道诸天从射雕开始、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庆余年:人在鉴查院,毒士主办!、影视:人在庆余年,迎娶范若若!、新惩罚者:我在漫威万人屠、目击流,不负皇图不负卿、海贼:开局收养赤犬,义子巴雷特
??第7章 孝事两宫 ??因为先帝驾崩的缘故,今日杂事极多,廷议结束时,已经快午时了。毕竟是半大孩子,饶是朱翊钧强提精神,也难免有些萎靡。 好在今日既然视朝,那就不用日讲了。 “殿下,臣这就将票拟过的奏疏送至两宫。” 冯保眼神示意了一下身後,两名小太监捧着的奏疏。 按照开国之初的定制,官员奏疏一般是通过会极门的宦官或者通政司,送达御前,其中部分转给内阁议论。 有了结果再抄送给各部各司。 但华夏有史以来的惯例,便是人事侵蚀制度,成为新的制度,而後被新的人事侵蚀,往复循环。 宰相是这样,三省是这样,刺史,总督,乃至於县城区区文吏,都是逃不开这种路数。 内阁,自然也不例外。 在经历过二百年演变至今,内阁的权势都在事实上,膨胀了数倍。 尤其在世宗嘉靖皇帝二十余年不上朝,大行皇帝沉溺后宫,全权托政之後。 无论是上奏,还是廷议,乃至批红,早就有了新的成例。 别的不说,奏疏先送到御前,再抄送内阁这种形式,已然变成了先送内阁拟票,再送达御前过目。 更甚的是,如今哪怕是皇帝下旨,不经由内阁拟票,在程序上就是不合法的。 也就是所谓的中旨,乱命也。 就如今日,廷议上议过的奏疏,内阁会当场拟好初步意见,也称为拟票或票拟,而後再转司礼监,送去两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