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楚虽有材晋用之
、真德秀、余天锡等人可以为宰辅,他对郑清之本来寄予厚望,所以即使出现了史嵩之之事,郑清之也没有因之被罢免,只是从工部换到礼部,而且没多久便被授予了礼部尚书之职。可是在推崔与之为左相之事上,赵与莒意识到,郑清之骨子里还是旧的士大夫,而且远不及崔与之开明,若是以他为首相,即使没有乔行简在底下耍小花样,他也无法镇住群臣,在群臣与他之间起个很好的沟通作用。 ??郑清之如此,余天锡比他只怕好不到哪儿去,那麽可用之人就只有魏了翁与真德秀这两位理学大家,而赵与莒又不愿意看到理学一家独大,必须要有学问、声望等诸方面能与二人相抗衡、同时又对自己的革新能积极配合的人来与之平衡。他囊中人物虽多,可能够为大宋士大夫接受的,却只有寥寥数人,而这数人中,倒算耶律楚材最得士林清议好评。 ??这数人中,陈昭夏过於激进尖刻,一意主张北伐;萧伯朗已经是工部侍郎,但仍然对造热汽球的兴趣比为官的兴趣更大;陈子诚年轻,还不到三十岁,虽然学识名望都不错,但在十五年之内不大可能成为首相人选。耶律楚材这三年来因为屡屡在《大宋时代周刊》等作品中发表文章,特别是上次《兼并问对》中不但与崔与之相抗衡,而且隐隐显出见识略高一筹,这使得他成了流求“智学”的领军之人,在士大夫中声望很高,隐约可以与真德秀、魏了翁相提并论。但是他现在还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博雅楼学士,与真德秀、魏了翁都身当大任相比,他的从政资历还浅,故此,赵与莒在准备於建康府建大宋第三个工业基地之後,便决定出耶律楚材为建康知府,同时自流求调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