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廷改革二
“面面俱到,钩深致远,非朝夕之功。这份奏疏你想了多久,怎的现在才呈上来?”皇后阅毕奏疏,连连点头,面露赞赏之意。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内廷管理,儿不便插嘴。然今得母亲信重,授以内廷协理之权,儿当卑以自牧,含章可贞,故有此疏,望能稍资国帑,微益宫人。儿代掌六尚之时,常见杂役宫人谨小慎微,劳心劳力而无嘉奖之言。偶有小错,甚或无过而遭鞭棍加身。亦见低阶嫔御,久居深宫,难有恩宠,受欺於奴仆,衣食不足。此媚上欺下、捧高踩低之风不禁,内廷权威何在,宫人何以安心。故禁私刑、定准则、严监管势在必行!儿斗胆再说一句,圣人殿下爱民如子,心系百姓,难道万数宫人、百余嫔御不是圣人的子民吗?望殿下怜之爱之。儿今日所言,不图声名,只为公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望殿下明鉴!” “你这孩子,就喜欢乾费力不讨好的事。平身吧。这两年常有人向吾进言公主惯会邀买人心,宫人爱重公主更甚与吾。幸而你在吾身边教养多年,吾深知你品性,此等谗言当不得真。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内廷交给公主,吾很放心。公主生母与嬢嬢皆有人悉心照料,公主可无後顾之忧。”皇后语气温柔,却句句都在敲打。阿娘、嬢嬢是顺顺最大的软肋,却是皇后控制她最好的工具,更是皇后重用她的根本原因(满宫妃嫔或许有比我能乾的,却不会有比我更好控制的)。只要阿娘、嬢嬢在皇后手里,根本由不得我不听话。她们才是我与皇后“母慈子孝”的保证。 皇后看着惶恐不安的公主很满意,终於不再针对“忠心”问题折磨她,开始聊正题。“放宫人、禁私刑、捐食减俸等对策都不错,你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