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庶人无故不食珍
七副药,七两七钱银子。相当於李晖两年半的工资。 怪不得都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老话诚不欺我。 离开药堂,娘俩直奔帽儿胡同,这是树山镇专门卖rou、鱼、蛋、菜的地方。农妇用鸡蛋换钱,也来这里。 摊位不少但种类不多,从头到尾,rou摊一个,鱼摊两个。 树山镇靠近松花江,所以鱼的价格很公道。但rou价就不行了,一斤五花rou高达百余文,比现代二师兄最贵的时候还要贵。 难怪古人有“庶人无故不食珍”的说法。 就这价格,一般人还真吃不起。 问过才明白,相较於现代几个月就能出栏的饲料猪,这里最快出栏也要三年。 三年喂养的成本不菲,价格自然就贵。 很多网文里写猪下水、猪骨头便宜,跟百余文钱的五花rou比,的确便宜。可大骨头剔的狗都不乐意啃,九十文一斤买它,除非脑子有坑。 至於猪下水,来的太晚,早卖光了。 思来想去最後买扇板油,荤油可以炒菜,油梭子能包馅儿,一举两得。 想她看过的种田文,女主进城就是买买买。再看她现在,这个买不起,那个不舍得。 果然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鱼摊的柳根子新鲜,这鱼不大,十文钱一斤,便宜。回去酱焖或者油炸,都可。 要了三斤,见花鲢也好,一问价格三十文。选条最小、五斤重的,付钱时铁蛋不干了,拽住她的衣袖,拚命摇头。 “娘,有柳根子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