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在咱东北
妹夫是不是闲的,他就随口奉承了句:“那你好好记吧,姐夫听你说完,觉得这事儿真有意义,搞好了备不住能编成书籍,里面从农活种田到养殖编席子。” 却没想到朱兴德这随口的话,一语成谶。 若乾年後,真就编成了书籍,且被许多人翻阅。 虽然在农村是没法普及的。 一是乡下人认字的不多,买书用来垫瘸腿桌子吗? 二是人家压根儿用不着,谁家肚里没有一套乾农户的经验之谈,你写的还没有人家知道的多。 三是就算农村人买了罗峻熙的书,想必知道内容後也会破口大骂:着书人是在骗钱,怎麽连栽秧都要写两页纸,那玩意儿还用学?那不是一看就会的?着书人是个笨蛋、骗子。 自然,乡下人不需要这种书籍,城里也用不着。 城里大富大贵人家不用种地养鸡,谁家没有庄子和下面乾活的人。他们学的是四书五经和琴棋书画。 但是却没想到,罗峻熙的书籍後来在军户地普及了。因为很多兵卒,战时当兵,闲时务农,里面有些人不懂种地,有了这套书就好办多了。 而且不止军户地,罗峻熙编纂的书籍还在流放地盛行。 许多以前做官的,或是以前很有本事的人,被流放成了罪人,到了服刑地那是要乾活的。 可他们哪里会啊?他们在获罪前,还要靠许多丫鬟仆人伺候呢。 可是不会就要挨打,还好他们认字。 其中一位大官太傅大人被宦官祸害得不轻,就来到了流放地,误打误撞看了罗峻熙着写的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