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擦肩而过
答案,介绍到这是他小妹夫看书学来的盔甲,叫棉甲。 棉甲以棉花七斤。 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乾透收用。 其长处被雨淋湿不重,不发霉不烂,不是非奔着他们来用矛硬扎致命,只远远用箭射击,应是能侥幸射不死。 朱兴德问罗峻熙:“那书叫什麽小品来着?反正,大人,草民家甭管发生啥事儿,草民的小妹夫都爱先翻书。这才有了提前准备好的棉甲。” 罗峻熙上前解释书名,说是安朝时期首辅朱大人所着写《涌幢小品》,其棉甲在安朝广法战役大为流传。 想着前线都不够泡钉和锁子铁网等护身衣,铁在战争时期应该用在刀刃上,他只能去翻书,查找农家能置办起的。 朱兴德接过话道:“大人,实话说,其实也置不起,所以银钱是……” 张大人没想到,运酒人的棉甲,是由游寒村等七个村庄百姓集体凑的。 “你们那个村庄叫,游寒村?” “是的。” 别说张大人在听完这一系列的介绍後,再看向朱兴德等人眼神变了,认为这几人有勇有谋,做事缜密。 连李知县在听完後都感动了。 李知县算是听明白了,游寒村等七个村庄自制伤药、自制多余乾粮、自制护体棉甲等等事宜,无非就是不想给官府增添任何麻烦,有困难通通都是自己提前解决。 急他所急、想他所想。甚至一切困难先安排到前面。 看看人家这奔赴前线的态度。 这是一群不可多得的人。 而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