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齐家治国
就在那里,可以去琢磨破解之法。治国却无定式,下发的国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旧疾未除又添新病,烦恼不断。 为此,凌励特意将舒世安请进宫来,细问治国良策。舒世安道:“治国并无良策,只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请舒卿为朕细解。” “荀子将百姓比喻为水,水的特性就是自上而下、自高至低流泻。要防止河水漫漶横流,疏导清淤非常重要。陛下现今推行之法,便是对症而下的清淤之法。然而有些河道年久失修,还有些地方因地震山崩,地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便需要开渠引水,另寻他途。” “舒卿提的均公田、厚农桑、减徭役、兴百业之策,可是他途?” “臣提出的这几策,与陛下推行的吏治、科举改革,都是对症的清淤之法,无非是一则对百姓,一则对官僚,一则徐缓,一则急进而已。” 凌励急切道:“那舒卿所谓的他途,具体为何?” “臣也不知。”舒世安摇头道。 “朕诚心问政,舒卿却说不知?” “臣的确尚未想出更好的办法。南越建国一百五十余载,历代君臣鞠躬尽瘁、群策群力构建了如今的治国体系。臣以为,这套体系虽非至善,却也实用。” 凌励皱起了眉头,“舒卿的意思是,朕的改革多此一举?” “臣不敢。臣只是觉得,治国与治军不同,铁血手段、雷霆之法外,还应恩威并施,和风化雨。” “舒卿认为,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