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革新
衡清的话,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意思。针对的也是之前赵铭提出来的两个问题,第一,百姓参加科举难度,第二,便是人才水平下降。 与其按照陛下的想法,大开科举之门,降低科举难度,还不如培养更多的人,让大雍方方面面都存在人才。 朝中众人都是人精,怎麽可能不明白衡清的意思。可是,这个东西,说起来容易,但是做出来,却难於上青天。首先,得发展经济,至少,得让大多数的百姓上得起学,扩大人才基数。 但是,这经济是说发展就发展起来的? 第二,就是专向教育。 怎麽专向教育,谁都不知道。专向教育的结果,谁也不知道。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是结果好还行,结果不好的话,谁为这些事情负责! 陛下沉默了,百官也没有一个敢吭声。衡清提出的意见,太过想当然,在众人眼中,实在太过想当然了。 武侯左看右看,见到没人肯开口,果断出列:“陛下,我看衡清的说法挺靠谱的。” 陛下一愣,然後大笑:“卫卿,你是衡清的义父,可知道要避嫌?” “臣不知。”武侯爷回道:“之前监考武举的时候,吏部尚书说过一句话,叫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臣觉得衡清说的好。” “哪里好?” “不知道文官怎麽看,咱们西北的武将对这个挺有感触的。”武侯爷回道:“西北的战士,大多是家里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