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H - 原创同人 - 我在春秋做贵族在线阅读 - 第5章 与圣贤同在

第5章 与圣贤同在

国人驱逐周天子创造了“与民争利”的典故;周天子躲债则是创造了“债台高筑”的成语。算是姬周给诸夏文化的贡献之一吧。

    智瑶说周王室的国人比老智家的属民更惨很有根据,老智家的自由民未必能吃饱穿暖,但是至少精神上有盼头,不像周王室国人看上去双眼麻木到像是行屍走rou一般。

    堂堂王城里面的建筑物看上去都很老久,城池出入口的道路更是坑坑洼洼,还不足够说明周王室真的衰败,并且连周王室自己都放弃治疗了吗?

    但凡周王室还想奋起,没有修葺城墙的财帛,修补道路也就是费人工运来泥土的事,不至於让主要道路坑坑洼洼的。

    只是吧?可能是周室国人以往“战绩”太辉煌的关系,他们可是把不遵从天子号令当成了荣耀,以至於周王室少有的几次征召国人纳赋,好好的天子之师比一些小国的军队看上去更加像是乌合之众。

    老智家在“洛邑”有产业,说白了就是向周王室公卿租下地皮,自个儿盖房子做买卖来赚“天下人”的财帛。

    晋国的赵氏善於放牧,韩氏善制弓矢,魏氏善制兵甲,范氏善制陶,同样出自荀氏的中行氏和智氏则是善纺织。

    每一个卿位家族都有所长,做买卖当然也就专注於拿手的产品,基本上也把持着那些行业,老智家在“洛邑”的店铺当然就是卖布匹啦。

    因为是布匹相关,荀氏(包括中行氏和智氏)一直跟齐国是激烈的竞争关系,以往晋国霸业稳固还能压着齐国不敢在列国竞争,晋国要是被认为不行的话,荀氏在列国的买卖就要遭到齐国的种种压制了。

    “打听諡伯阳何在。”智瑶为什麽还要特别打听?只因为老子在周王室这边的名声基本臭了。

    老子做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