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八.茶叶、槐花和春笋
书迷正在阅读:夫人被迫觅王侯、我的档案可以很厚、穿到远古部落种田搞基建、魏晋乾饭人、风云饲养师、男主发疯後、卦师门主只想摆摊、星际大佬她又美又飒、不当替身後,我上婆媳综艺爆火了、空间囤货:在危机世界艰难求生
茶叶麽,中老年谁不爱这一口呢? 宋大伯果然心动:“采茶是多少钱一天?” 乌兰也没藏着掖着:“150,我家茶叶今年下肥了,长得好,一天可以采五斤左右。你家的多少年没人管,估计不太好采,一个人一天能有三斤差不多?” 她这说的是实话,茶树每年都要修剪,还要采芽儿,否则便会长的张牙舞爪,瘦瘦高高,随风摇摆。 芽尖儿也会越长越瘦,越不压秤。 人站在这样的茶树里,根本看不到头,采茶叶都得先把树枝拉下来才行。 乌兰说的一天采三斤,那还是往高效率说呢! 宋大伯虽然抛荒多年,但是也不是全都忘光了,自家的茶山怎样他心里有数。 别的地方,但凡交通好一点,这样的茶园还可以成片的包给那些大茶商,可偏偏他们这儿,茶不出名,山路不好走,地方也分散…… 总之,他家茶园真跟荒野没区别了。 他还在心里琢磨着行不行,毛丽就一口拒绝:“那不行,市场上一斤乾茶才两三百块,好的也就五六百,买了就喝还省心。” “你要是请人采茶,一天不够一斤乾茶,工钱反而要搭出去一两百,费那功夫干啥?咱家又不是买不起茶叶。” 这话意有所指,但是乌兰却松了口气, 不划算就不划算呗,毕竟他家请人炒茶叶,那也是正经给钱的。 现在家里四个采茶工,再加上她和王丽芬捎带着,一天能出六斤乾茶。 周毛柱炒茶就是人工炒,也没有炒茶机,为了保证茶叶新鲜,都是鲜叶晾上几个小时然後半夜开工,虽然省去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