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6)
江一贞自然很高兴,但她知道自己不是今天的主角,话题还应是杨延玲的高中。她於是很谦虚地说道:“我家老大虽然进了科学院,做的也就是一般的工作,真要说厉害,还是延玲。要知道,她只是个十七岁的女孩子,家里条件又不是太好,能考进清华大学――咦,这学校怎麽说来着?” “中国最高学府。”有人在边上递过话来。 “对,能考进咱们国家的最高学府,才真正了不起。” “就是,就是。”众人一致表示赞同。但紧跟着有人又提出了那个不止一次提出的老问题:“我说大家夥儿,你们说说,我们衙後街为什麽年年都有不少伢子考上大学,尤其是能考上清华、复旦、南开这样的名牌大学?” “为什麽,孩子们有志气、肯发狠呗。” “家长们也支持。” “遇上了好老师。” 闻听这样的问话,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要我看,还是这里的脉气好。”听着大家的议论,一直插不上嘴的晁婶发话了,“要讲孩子发狠、家长支持,别的街道都一样,可他们为什麽考不过咱们这里?说来说去,还是衙後街有文脉。”她说得是那样肯定,一点不容他人置疑。 “是呀,是呀。”晁婶的话音刚落,衙後街最喜出风头的大嗓门女人吴望霞跟着便嚷开了。不惟如此,她还拿出了一封寄自北京某信箱的信封,展示给众人―― “衙後街还真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哩,这不,我家老大不仅上的是北京工业学院,而且分到了部队,乾的是保密工作。” “北京工业学院,那是个什麽大学?”有的街坊不太清楚,“不会比清华、复旦还强吧?” “啊,听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