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戏
就是打光棍做剩女,叫人看不起,这样的思想於他们来说,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 他们哪里理解得了这一辈人居然会有不想结婚的念头。 这劝那逼的,无所不用其极,带林羽看心理,驱邪,母亲苦情劝说,父亲辱骂责怪。 便是这样的逼迫,林羽也不以为然,依然坚持自己所想。 父母无计可施,气愤地与她断绝了关系。 後来林羽出了国,虽然寄很多钱回来,周周给父母发短信打电话,却还是被人指着脊梁骨骂不孝,最後不堪重压,选择了自我了断。 周雯看到这个揪心的结局,眼眶不禁温热。 在亲人与自我两难间徘徊的无奈感,便是她没有过不婚的思想,也都感觉得出来那种无力感。 林羽爱她的家人,她的家人何尝又不爱她,只是两方的认知太过相悖,以至於任何一方都无法妥协认同,最後就成了这悲惨的结局。 有人说不过是结婚罢了,有什麽不容易的,就算跟人随便领个证,也能抚两人家人的心。 但编剧的本意是放大了这种执拗,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主角的死只是为了让大家清楚问题的严重性,而不是一味地为惯性活着。 只要不伤人害己违背道德法律,有什麽值得这样苦苦反对的。 主角的执拗与家人的矛盾被无限放大,放在荧幕上,却是能够真实反应这个时代因为国家的发展,思想的开发跟进步使得人对自由的渴求有了另一番的见解,接而有了一些非主流思想的行为跟追求。 这并不是社会发展的病态提现,而是人们对个人价值体现的外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