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定调
??第317章 定调 ??中书省,政事堂。 ??十一位宰相在早朝後齐聚。 ??旧制,宰相常於门下省议事,谓政事堂。以前门下省权重,宰相们自然都在门下省议事。而长孙无忌致仕辞职,朝中便以中书令李绩资格最老。 ??於是,李治迁政事堂至中书省,这也表示皇帝虽取消了李绩主持朝政的头衔,但诸相之中,依然对李绩最为尊重。 ??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政事印也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政事堂迁到中书省,改名中书门下最大的变化还是宰相轮流执笔之变,中书门下常设十一名宰相,皆统一名号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衔,而仆射、尚书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名号,则不能进中书门下会议、决策军国大事。 ??这一切变化,其实都是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对权力的平衡。 ??比如唐初政事堂设在尚书省,三高官官中以尚书令权最高,後因尚书令权太重,又借口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便从此不再实授此官於臣子,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主官,兼做宰相之首。 ??一开始宰相只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三人,後来尚书令实际空缺,於是便变成了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四人。 ??最初之时是没有政事堂这个宰相集议制度的,李世民本不是太子,杀兄逼父夺位才登上帝位,在刚当皇帝之初执政并不稳固,当时朝廷内部派别繁多,政治形势自然也是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统合各派意见,均衡其间利益分配,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