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1
建设路一巷17号门口,早早的就站着个发呆的身影。 这是……老家……而且还是没翻新的老家。 这个地方装载了她的整个童年,第一代的房子是在她九岁之前,淡黄的墙体,被雨冲刷了很久有些泛白的红铁门,高高的台阶,旁边有自家开凿的花台,里面种着花树,她还能记得那棵书开花时,花上是带着小刺的,小时候她不懂事,捡了朵地上的花,然後整个手掌都有小刺,是那些阿姨和奶奶用指甲刀,一根一根的挑出来的。 而她面前的就是第一代没翻新的老家,却比她的记忆里的老家,少了几分沧桑。之後还经历了第二代,那时候是小姑父回来的时候,他把家里贴上了瓷砖,把淡黄的墙面刷成了淡蓝色,门口的楼梯换成了可以让摩托车进门的坡。之後就没有第三代了,老家被政府占用,要建设江滨路,所有人都搬走了,建设路就成为了历史。 这个小城市一向很热,小时候空调还没普及,家家户户就在门口用盖房子剩下的材料砌了个座位,到了太阳下山,吃完晚饭,家家户户都会拿着把扇子,坐在用水泥砖头砌成的座位上纳凉。 陈辛迪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回到了小时候,可面前的场景不由她不信。她有点手足无措的站在门口。 这时,门内有了动静,似乎是主人起床了,是呀,年轻时的爷爷奶奶总会起的很早,他们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明明都已经退休了,还租了块菜地,想来是昨晚收了菜,今天要早起去卖。陈辛迪有点慌,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