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不一样的边镇
大乾的军户实际上比民户(农户、匠户)的地位还要低下,也就是比奴藉要高一些,而且作为军户是世代不能改籍的。 ??军户的来历大概有三种途径。一种,是民户之中有丁口被垛集为军,那麽这一民户之家便世代被冠上了军户的烙印,住在规定的卫所范围之内。第二种则是朝廷下令充边的人口,自动入籍军户,为大乾守边,同样是世代军户籍不可改。最後一种,也是地位最底下的一种,则是罪囚流放之家,到了边境即便是作为军户,也是最下等的那种。 ??边镇的士兵,有一般都是军户的丁口充任,也就是所谓的旗兵。旗兵的任务只有两件事,一是cao练守卫,二是屯田种地。 ??这些人为何麻木,原因其实就在这里。 ??军户家中的男丁,不仅要买命打仗,而且还要种地养活自己。对於小农百姓来说,打仗种地这其实都不算什麽。可笑的是,他们打仗需要自掏腰包,备足乾粮武器,回家种地还要缴税,宣隆年还曾下过一道政令:凡屯军年六十以上及残疾、年幼者,令耕种自食。再加上边军将领的盘剥压榨,想要这些人为大乾拚死买命守卫边疆,岂不可笑。 ??叶百川心心念念要改革军制,皇帝想要重振边军雄风。 ??可是他们谁又知道,真正关系到军队兴衰的是这些最底层的军户呢?不解决他们的问题,大乾的军制无论怎麽改,其实都没什麽两样。 ??终究在朝廷和仕人眼中,军户不是民啊! ??队伍又行进了十多天,到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