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人家
佩瑶回到集上已经是上午巳时要散集的时间了,也就是大概10点左右。 路过集上看见一个老婆婆在集市外围卖鸡仔,哎!好巧,刚好想买几只鸡仔鹅仔就遇到了! 在这古代养鸡都是农户自己随便养几只,主要靠不能出力的老者和孩童打草捉虫喂养,或者大人从田里归来顺便割把草来喂,不舍得喂粮食,鸡鸭鹅都是偏瘦小下蛋少。 如果量大的话,圈养费粮费事,散养怕丢,还怕吃别人家菜地里的菜。毕竟一般农家周围都是菜园,哪个农户不是靠地吃饭,鸡要是散放它就会到处跑,要是扒拉到谁家菜地,一会就是一片辛苦种下的菜或菜苗都报废了。 最主要影响农户养鸡的积极性的是,鸡瘟!那可是一死一片,整或一个村都会波及,有可能祸及更远,血本无归!农户不知道卫生的重要性,也不知道什麽防治措施,所以少养几最安全,改善下生活,还不要什麽本钱。下点鸡蛋都是用来送礼的多,或者出大力的男主人吃点补补,或者孩子生病嘴馋才能尝一个! 所以想要鸡仔,要麽特意带种蛋去找有鸡抱窝(不是所有母鸡都能孵蛋,要它自己主动趴在窝里不出来,并且体温升高的才行)的人家,请人家帮忙孵蛋;要麽就是像这样,碰运气遇到卖的。 当然也有特意孵鸡仔卖的。 佩瑶走到卖鸡仔的婆婆面前,问到:“阿婆,这小鸡仔是多大的?” 阿婆有些罗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