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谁的流年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洞仙歌》苏轼 眉州有一老尼子,深居简出,不爱与人交涉过深,她那间茅屋中,常年点着香,幽幽飘着,老尼坐在院前,把藤椅前後一摇一晃,闭着眼,晒着太阳。 一日饭後,老尼如往常一般坐着乘凉,闭目养神,忽地一阵脚步声,睁眼一看,不远处,一小童,大约七八岁,正望着她,两眼清澈,目光炯炯有神,身後跟着两书童。 小童走近,礼貌道出迷路之原委,又恐天色渐晚,求老尼子收留一晚,明日再离去。 说话间,落日没入云际,天有些泛红,似是火烧云,老尼打量了小童两眼,又探身去瞧了瞧他身後那两个同样以礼相待的书童。 想着天也快暗了,叹气,点头应承了下来。 夜里,天上几颗星,眨巴着,泛着亮光,如同身侧蹲着的小童,那双明亮得令人无法忽视的眼睛。 老尼兴致起了,便指了指对面的石头,让小童坐上去,听她讲个故事。 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惊艳了所有人的时光,却消失在往後的日子里。 古之君王身侧,其女子不外乎两个下场,一贤明,助朝纲,为世人所颂,一祸水,媚君主,惹杀戮。 红颜祸水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