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哀家喜欢少年郎
正说着,马车驶入一条巷子。向前走了不久,远远的便看见十几个孩童围着一个小摊子,等离得近些。 才知道这是木偶戏的摊子,还能听见摊主咿咿呀呀的唱着《金闺怜》这门戏,正演的是开篇小姐得到书生的情诗时,娇羞写回信的一篇。 十几个孩子年纪有大有小,大些的是专心听戏。 年纪小的则是看木偶活灵活现的动作,见木偶似模似样的在纸上写字,便瞪大了眼睛,看的比谁都仔细。 杜凝云掀开车帘看去,听见那熟悉的台词,那里不知道这就是自己命文岳先生所写的话本。 杜凝云忍不住笑道:“难怪你们都说大街小巷都在传唱,竟真的有人传唱。” 待墨和弄墨一样大感惊奇,也凑过来瞧。 唯有蕙儿满不在乎的耸耸肩,很自然的说: “当然有人传唱。”虽然开始的时候是将军命人传唱,後来是有人跟风。 “姑娘若是能常常出门,这些事那里瞒得住姑娘,只是世道如此,女子那里能常出门呢。” “那就让这世道改一改。”杜凝云似是极为随意的笑说道。 蕙儿笑了,虽然新版女戒沦为禁书,诸孜碑被弄到狱里人人喊打。 可新版女戒能在各家广为流传,就已经说明了如今世道。 秦天的女子呀。 身份高贵的公主贵女们还可以嚣张肆意,那些寻常的士族女子早便已经谨小慎微了。 新版女戒中所谓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虽然不是寻常人家女儿的常态,却又能差多远? 所谓的七出、三不去,各种新版规则。只是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