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学政和科举
书迷正在阅读:诸天:从射雕开始、只有恋碍选项、斗破:绑定系统後女王她妹飒爆了、诸天从港综世界开始、港综:从拜师龙四开始、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银魂众的火影物语、东京第一美少年、我白锦一身正气、大航海:草帽船上的鉴宝师
法虽好,可投入靡费朝廷没有这麽多钱粮支持此策。” ??陈景恪也很无奈,唐朝初期的税收政策他是很清楚的,不收商业税,也没有搞盐铁专营,时不时的还免除人头税。 ??真正能稳定收下来的税就只有地税,每年满打满算收入也只有三百多万缗钱粮。 ??也就是唐初采用的是府兵制,不用支付军饷。地方官也不直接发工资,而是采用的职田制度。 ??职田就是在每个地方划分出一定量的土地作为衙门的财产,官吏的薪水和衙门消耗皆从中出。 ??否则仅此两项就能把大唐的财政拖垮。 ??但建立学政体系却不能如此,建学校养活这麽多师生消耗实在太大了,光靠划分职田很难建立完整的学政体系。 ??除非提高生产力,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降低培养学生的成本。 ??不过这一点陈景恪早就想到了,靠农业文明的生产力普及教育根本就不可能,他也没有天真到在此时的大唐搞这个。 ??但局部教育还是能做到的:“乡学村学短期内确实难以实现,但县学和州学还是能建立的起来的。” ??“主要招收富户子弟,想读书就交钱,我相信大唐的良家会踊跃把子弟送入学堂的。大唐不缺读得起书的人,缺的是读书的机会啊。” ??古代读书机会缺到什麽程度呢,不只是百姓读不起书,很多大户人家也一样如此。地主家找不到一个识字的,谁识数谁就能掌管家业。 ??只不过穷人是读不起书,大户人家是没有渠道读书,因为读书的机会被以士族为首的文化集团垄断了。 ??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地主大户请酸秀才来自己家教授子女读书,这是宋朝之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