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第1卷:第5章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几场春雨过後,乾旱结束了,河水又恢复到大旱前的水位线。萧家寨的人们经历了这次灾难後,开始思考生存之道是不是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这一种。当第一家小卖部在鞭炮声中热热闹闹地开张时,改革的春风也终於在一场大雨後不约而至。茶前饭後,人们讨论的不再是这一季的收成如何,下一季该下什麽种,而是做点什麽小买卖能致富。热血澎拜的年青人经不住广播里天天播送的致富经,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一个接一个离开了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头也不回地扎进了山外的世界,去追求描绘中的富足生活。保守一点的人依然恪守“土地才是最好的依靠”的祖训,照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勉的cao持着一年四季的庄家活。 不管走了谁,留下了谁,村子里依旧男耕女织,夜犬晨鸡,和乐融融。 八岁左右,萧暮雪已认遍百草,尝尽千味。其实她并不能完全记住那些药的名字,但只要放进嘴里嚼一嚼,就可以根据味道准确的找出那种药草来。苏世安大为欢喜,倍感欣慰。除了出诊看病,他空余的时间都在给萧暮雪讲解药理。说来也怪,萧暮雪不像别的孩童那般嫌烦,倒是非常喜欢听外祖父唠叨药经。别家孩子临睡前不是mama的歌谣,就是外婆的故事,而她,除了《本草纲目》就是《黄帝内经》。最叫人惊异的是:一张古方,佶屈聱牙,她只需听几遍,便能倒背如流。 鉴於此,苏婉言又多了一些担心:慧极易夭,情深不寿。又见小人儿从小到大无病无痛,便怪自己关心则乱。 再後来,苏世安出门采药,只要不超过两天的路程,萧暮雪必然跟着。祖孙俩林里深山的到处寻找,只为找一味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