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房学子
姚先生和沈先生看着李瑜的文章,字迹清晰,但不精致,有一种随意和豪放的感觉。李瑜的散文结构紧凑,语言平实,一气呵成;但有一些字词用法错误歧义。李瑜的七言韵脚严谨,意味深长;但语言粗略,经不起推敲。 姚先生皱着眉,告诉李瑜,他的语言粗制滥造,必须加倍学习;沈先生却和蔼可亲地告诉李瑜,他资质不凡,提升空间相当之大,只要在语言上下一番功夫,日後必定脱颖而出。 姚先生让李瑜同俞道凡学习同样的内容,同时从最基础的四书五经开始学起,补齐以前的空缺。沈先生连忙阻止姚先生,他说李瑜现在基础贫乏,不可直接学习有深度的文章,应该专心补齐以前的空缺。 “沈先生所言差矣!”姚先生道,“李公子正值年少,是学习的大好时光。而且你也说李公子资质不凡,绝不可浪费才华。李公子补齐以前的空缺那是必要的,现在的时文要粹才是关键。若李公子觉得任务繁重,自己惜时便可。再者,李公子年纪十五,再过几年就要参加科举文试,若不加紧学习,如何取得功名?沈先生还有什麽要说的吗?” 沈先生面露不满之色。 李瑜见状,赶紧说道:“李瑜认为姚先生说的非常正确。我小时顽劣,已错过许多读书时光。现在正是弥补的大好时机,又有两位先生的指点,李瑜一定惜时学习,不负两位先生的厚望。” “既然李公子如此懂事,那老生也无话可说。”沈先生看向李瑜,“你以後就要多吃些苦头了。” “谢沈先生关心。”李瑜道。 於是,李瑜从此和俞道凡一同学习,并挤出大量时间学习基础知识;遇到疑难问题,他询问两位先生和另外五位侍童,有时,也会问问俞道凡。这样的生活从第一天开始,李瑜就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