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呼延锦午门斩僧衣
武英殿里,皇上边翻着大理寺的案宗,听徐之锦说着他对这些和尚口供的判断。 “呼延,你怎麽看?” 呼延锦上前道:“启禀陛下,僧人的口供虽然只是一面之词,但长安府递交的卷宗也有瑕疵。它前面说得到消息有僧众造反,後面却又只抓得这二十四人,且年龄均在四十以上。 陛下,这些僧人从小出家,何必等到年老体衰才来造反,这於理不合,几十个僧众,且不说他们手无寸铁,就算拿有刀剑,恐怕连个县衙也打不下来。 还有就是时间,前面说得到消息立即围剿,後面又说大批逃遁,陛下,这卷宗实在经不起推敲。” 吴尚书也道:“陛下,李都督正好就是陕西行都司的人,他对长安的情况也很熟悉,不如您听他说说当地对寺庙僧众的管理。” “陛下,末将对陕西布政使司的管理并无太多了解,只是,末将的母亲信佛,末将也曾陪着母亲到附近的寺庙里斋戒过数次。” 朱瞻基刚才见李英和他们一起进来,就知道他们让李英来替他们说话,心中大大不悦。 却不曾想,李英开口并未说陕西府衙不好,而是说自己母亲斋戒的事,这让他的心里舒坦了许多。 地方武装与中央官员来往过密,本就是皇上的大忌,呼延锦又如何不知?进殿之前,他就和李英说好,只能如此这般。 如今看到皇上的脸色缓和,几个人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只听李英继续说道:“末将母亲相熟的主持已经六十有余,很多事还要亲力亲为,我母亲便问他,为何还不培养写年轻僧人,将来也好继承衣钵。 那主持道:洪武年间进寺的僧人都已经慢慢老了,永乐、洪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