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卖炭翁》中隐藏的长安能源危机
书迷正在阅读:斗罗:成了唐三小师妹後想摆烂、我在梦里斩神、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四合院之苏木逢春、奕仁的非人聊天群、逆行诸天:从九叔师侄开始、我,嘉靖,成功修仙、我一个神经病给人当爹很正常吧、镇抚大秦、魔女收收味
薪数量爆表,堪称丧心病狂,各色人群,已经把长安周边的树已给砍秃了!已经没有树可以砍了! ??这一条,不仅有食货志可以证明,而且从李隆基任命杨国忠为“木炭使”,专管长安柴薪供应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 ??木炭使就是专门管公营私营木炭买卖的,以後随意砍伐,要入刑。 ??根据相关文献(我不展开说了)保守估计,长安官府,含皇宫内苑等,一年共消耗柴薪12万吨。朝廷有专门机构“钩盾署”,负责官方所需柴薪,但一年仅能供应3万吨不到。 ??也就是说,官府集中采办的柴薪远远不够数,柴薪缺口巨大,宫中及百官们,也只能向东西两市采购。 ??民间柴薪就不知道要怎麽统计了,还有工坊的,冶炼的,数量更是不可计数。 ??所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朴素原则,只要缺货,涨价乃是必然。 ??长安城的柴薪市场价,跟官府集中采购的批发价能一样麽? ??答案是不仅不一样,而且差距极大。官府采薪的人都是发动徭役,动用关中民夫七千人砍柴烧炭後送到长安,约等於白嫖。 ??天宝年间,那些喊大唐千秋万代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关注过官府的财政支出。为什麽朝廷没钱了,细节在哪里,就在这呢。柴薪缺乏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此外,就在这一段时间,长安城周边长久以来的环境破坏,终於到了集中爆发的阶段。接连的旱灾、水灾,因为缺乏树木调节气候,天宝十三年先是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