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H - 原创同人 - 澳门文学编年史(全五册)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五章《澳门文学编年史3》(2)

第五十五章《澳门文学编年史3》(2)

,因而且不说难以昭示相互关联的文学史实中澳门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连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也被斩断。鉴於此,本书以编年史的体例重新回到澳门文学70年代现场,以重考据、重实证的“朴学”精神,立意於这种文学基底的搜寻、复原、重建,深入70年代文学现场,通过对文学史的原始资料的发掘、整理、钩沉、辑佚,占有尽可能详尽、完备同时又尽可能准确、翔实的文学史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文学史料的甄别和选择、比照和胪列,构造一个“用事实说话”的文学史的逻辑和秩序。这种文学史的逻辑和秩序,不是靠观点来“黏合”史料,而是靠史实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的,史家的观点和评价,就隐含在这些史实及其所建立的关系之中。总之,一旦70年代文学景象去隐蔽化,一旦文本浮出历史地表,将在很大程度上修正、改变当前的种种论断,应有另一番历史性超越论述。

    一、各文体的自由发展与文化呈现

    当前可查的澳门70年代文学的实存载体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澳门70年代两大报刊《澳门日报》与《华侨报》的副刊——《新园地》与《华座》;其次是其他小规模、油印的刊物,如《澳门学生》《澳门学生运动大会特刊》《澳门教育》等;再者则是澳门作家发表於香港及海外的作品,主要有发表於香港的《伴侣》《当代文艺》《海洋文艺》等,甚至有一小部分是通过70年代以後作家自行出版结集而呈现的,这往往需要查询者对70年代以後发行出版的相关澳门文学作品进行爬梳,这一部分难度较大,且往往难以详尽。通过目前的梳理,有理由认为,这些作品“集合体”所联合呈现的是另一个别开生面的文学事实。澳门70年代的文学景象基本上呈现出“自由发展、温和包容、自洽一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