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H - 女生同人 - 我盗墓被直播了在线阅读 - 第135章 奏折

第135章 奏折

 又称奏状。在汉代是推举五经博士用的文书,称为举状。其後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凡察举官吏、向皇帝条列其功罪才能等均用之。作为奏疏文种名称,使用到宋代。

    其程式各代稍有不同,宋代为:首书“某年月日某官状奏”,末称“谨录奏闻,伏候勅旨”。

    启:

    自三国魏开始用,晋以後多用於陈述事情,与表、奏类似。隋、唐、宋时期臣工上於皇太子、皇太后用启,明、清时期臣工言事於太子、诸王及摄政王用启本。启本程式与奏本基本相同,封面正上方写一“启”字;启文首书职官姓名、启报事由,接叙所报事情,最後以“谨具启知”结束;文末书明具启时间及职官姓名。

    笺:

    东汉称为笺奏、笺记。为臣僚上皇后、太子、诸王的文书。魏晋以後称笺,明、清时期用於庆贺皇后、太子三大节日。其程式:首书“某官某某,诚懽诚忭,稽首顿首上言”,笺文以骈体文写成,末云“臣等无任瞻天仰圣懽忭之至,谨奉笺称贺以闻”。

    揭帖:

    有两种:一为明代内阁辅臣进呈皇帝的秘密文书,又称密揭。其制比题本狭而短,字如指大,以文渊阁印封缄进呈皇帝阅览。一为题、奏、启文书的副本。明朝规定,臣下题奏事件除具正本外,仍须照缮副本达於所司,谓之揭帖。

    清朝入关之初,沿袭前明旧制。

    菅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盖印,奏本不盖印。题奏本都由通政使司进呈,在皇帝阅批之前,内阁大学士已经“票拟”过。因此,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不利於下情上达。其次,题本办文程序太繁,运转速度十分迟缓,而且由於经办人员过多,容易造成泄密,使皇帝实施政务受到很大限制。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