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H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八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第四十八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第二节明代汉族生产风俗

    ??明初社会,俗尚以农为本,重本轻末。国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农为国本,百需皆其所出”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四一。,多次诏令农民归耕和屯田,并在赋税、劳役诸方面采取宽松政策和鼓励措施。因此,遭元末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恢复较快,并在宋元基础上有新的发展,生产习俗变化较大。

    ??当时农业,主要作物是稻、麦、黍、秫、粟、菽、棉、麻、蔗和若乾油料,种植格局是稻麦为主,南稻北麦。後来,则有玉米、番薯、花生、烟草等从国外陆续传入,在岭南及渐闽赣等地有较多的种植。并在选籽、育秧、施肥、耘耕、收获及祛瘟灭虫等方面,积累起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同时,风车、筒车、牛车、踏车、拔车和桔槔、犀斗等简易排灌机具的普遍使用,省工高效,提高了抗御天灾的能力。业麦的北方,则有“耕即兼种”、“以灰拌种”和深沟、雍根等习俗流行,对麦作生产起积极作用。这一切,都丰富了明代的农作风俗,使之在传统的基础更多地显现出讲究科学的色彩。

    ??粮食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棉麻、茶桑、烟草和油料等经济作物裁培面积的增加,给蚕织、棉纺等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推动了加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明中叶後,江南吴地,家家户户“以织作为业,即士大夫家多以纺织求利” 於慎行:《毂山笔麈》。,并相继出现了大量的官营或民营的丝织作坊和机坊。“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经营模式,已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由此而生的“取分金”、“换代”“齐行”等习俗,便显得别开生面。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有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因之而变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