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云起且听钱江潮(三)
办把前一本黄册抄录一份,随意改动几笔,还故意改错。先交到州省里,闭着眼睛过,最後交到户部。造册司的稽核书吏一看,错了,驳回,外加一张罚银一两的单子。省里州里各添了一张罚银二两的单子,县里书办也添了一张罚银二两的单子。最後这罚银落到了老王头上。 ??老王都傻了,罚银七两,还有重新造册的七钱银子,全部老实交来,不交就叫你吃牢饭!让你知道什麽叫官法如炉!老王只得托里正,去乡老家借上八两驴打滚的利子钱,才把这差事给应付过去。这一个来回,光是从老王一人身上,县里书办得了二两,省州里各得了二两,户部造册司得了一两。赵家得了一两四钱银子的材料采办费,随便给几张劣质纸就好,纯赚。且只是驳回一次,已经是颇有良心了,要是驳回个三四次,连全家人的骨头拆了都应付不了。就是这麽一笔印子钱,等到秋收老王连利息都还不上,只好把那几亩田抵给乡老,投身做了佃户。而里正自然会得乡老的酬谢。 ??据前朝文档记载,前周户部造册司在某期短短二十年间,共收得罚银十九万六千三百七十六两八钱六分四厘五毫三丝,帐目无比精确,表明户部真没有中饱私囊,全拿去造黄册了,可地方的百姓被盘剥了多少?没人知道。 ??国朝初立,太祖、高宗为废除前朝弊端,破费了一番苦心,立下不少规矩和章法。可是到现在,刘玄看到又有重燃之势。 ??弊端沉积啊,刘玄心里暗暗叹息着,本朝新立之时,本该废除前周许多沉疾的,可惜太祖最後还是妥协了,这才留下这种种弊端。尤其是太上皇秉政二十多年的“前无古人的仁政”,地方官吏之种种弊举,几乎可用疯狂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