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澳门文学编年史3》(2)
书迷正在阅读:娱乐:沉睡十年,醒来火爆世界、复联後世代:从绝境病毒开始、我家後院通火影小人国、奥特:开局融合等离子火花、怪盗基德:月光下魔术师KID、我在木叶捡垃圾、直播算命:我预测了末日到来、海贼:开局成为蜡烛人MR3、绑定国运,我成为了剑圣盖聂、铠甲:我的天赋强无敌
没有一个出版社能让文学作品付梓问世…… ① 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1998年)在第三章中概述澳门“新文学”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艰难起步的三四十年代,孤寂摸索的五十至七十年代,走向自觉、繁荣的八九十年代。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一大批内地研究者。这里突出的“孤寂摸索”一词值得玩味。 1983年6月,澳门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学副刊‘镜海’在《澳门日报》问世……”1;而由於严重缺乏发表园地,本土作家即使极少,仍要转战香港文坛,寻求“彼岸”发展,从而形成“离岸文学”,研究者甚至将此种现象视为澳门文学的主体景象……可以看到,这些论断的持有者更多是来自隔海相望的内地学者,由於难以触摸澳门的文学现场而发出这种论断便情有可原。而澳门的一些常年浸润甚至本身便是文学副刊缔造者的学者则发出了有力的呼声,如关於澳门文学副刊的溯源,陶里先生早明确提出“三十年代在澳门十来万人口中,有《朝阳》《大众》《新声》《澳门时报》《民生》《平民》几张报纸,有的设有副刊,比较着名的是陈霞子主持的《大众报》副刊……”2,郑炜明、廖子馨持相近观点。《澳门日报》总编辑李鹏翥也着文称 “副刊最早的是从1950年3月8日创刊的《新园地》始,1958年8月15日《澳门日报》创刊,副刊沿用《新园地》刊登文学作品,《澳门学生》从1950年的《学联报》中辟有副刊……”3等。不过,这些叙述通常仍到60年代戛然而止,而後从80年代“澳门文学形象”的建立重新开始谈论澳门文学,70年代仍然是被越过的一段无声岁月。 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在澳门70年代文学无法复现的情况下形成的。事实上,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