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校花成了我老婆大人、国运:我成了龙国唯一希望、人格分裂的我是孤儿院院长、玄幻:从被逐出家族开始、玄幻:我在神魔墓地开书店、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开局签到阴阳圣体、我是个律师、镇守边关三十年,请皇兄退位!、我苟在校园修仙被校花直播曝光了
刀、机剪、拣镊子等零件之外的专用机具,如“泛”、“渠”、“纤”等提供给机户,使其“揽织”,加工成丝织成品,“织成送缎”,而後计工授值,俗谓“代织”。由於清前期技术提高,分工细密,实际“上机经纬,造成缎匹,向非机匠一手一足之力”,需用十几把梭、复杂的挽花不必说(一个花匠显然不够),其中还涉及到“掐泛”、“槌线”、“牵经接头”、“上花”等技术,都需世代相传的专门工匠。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第18页。机户从“帐房”揽织後,也“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第19页。机匠中有织工、机工之分。织工中分花缎、素缎、纱缎、锦缎等工。机工中有接头等业。客师与机户实行“常主制”习俗,“说定之後,不能更易”。雍正十二年(1734年)苏州《永禁纱缎机匠叫歇帮行碑》中载有“各匠常例酒资,纱机每只常例,给发机匠酒资一钱,二月朔日给付四分,三月朔日给付三分,清明给付三分,三次分给,共足一钱之数。缎机每只常例,亦给付机匠酒资一钱,六月朔日给付四分,七月朔日给付三分,中秋给付三分,三次分给,共足一钱之数。至於工价,按件而计,视货物之高下,人工之巧拙为增减”。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第6页。临时需要短雇各种工匠,即唤以日工趁佣的“无主之匠代之”。每日黎明,各种织工在固定地点等待主顾。如苏州,花缎工群聚花桥,纱缎工群聚广化寺桥,素缎工群聚白蚬桥,锦缎工群聚狮子桥,摇丝车匠立濂溪坊等,“名曰立桥,以便延唤,谓之叫找”。 《吴门表隐》卷二《立桥》。这些工人是按各自技能,计日授值。有些传统丝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较大规模